《鳳凰新聞》、《網易新聞》、《搜狐》、《界面新聞》相繼刊登世界愛犬聯盟有關農業農村部新規定的新聞
- ernestau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24小时前

9月1日,世界愛犬聯盟有關農業農村部《道路運輸動物指定通道檢查站管理指引》的新聞獲得媒體廣泛轉載,包括《鳳凰新聞》、《網易新聞》、《搜狐》、《界面新聞》等大型媒體相繼刊登了整篇報導,並引述了世界愛犬聯盟的卓著觀點。
報導連結:
報導全文:
農業農村部新規落地 動物福利水平穩步提升
2025年8月11日,農業農村部正式印發《道路運輸動物指定通道檢查站管理指引》(以下簡稱《指引》)的通知,明確該管理指引將於2025年9月1日起全面施行。
這一政策的出台不僅標誌著我國動物運輸監管體系的進一步完善,更對提升動物福利水平具有多維度的積極意義。
《指引》第三條明確規定,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在設置指定通道時,必須遵循科學規劃、合理佈局、安全便民、管理可行的基本原則,綜合考量本省份及周邊區域的動物疫病流行情況、高速公路路網佈局、畜禽流通規律、現有檢查站基礎設施資源、監管執法力量配備以及工作條件保障等多重因素,科學提出本行政區域內指定通道的設置和調整建議,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正式公佈,確保通道設置既符合防疫要求,又不影響正常運輸效率。
在核心職能方面,《指引》第六條詳細列舉了指定通道檢查站的五大工作任務。首要任務是嚴格查驗運輸環節的法定要件,包括動物檢疫證明的真實性與有效性、畜禽標識的完整性、動物運輸車輛和從業人員的備案資質等,同時現場檢查運輸動物的健康狀況,確認運輸行為是否符合國家調運規定;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監督檢查記錄制度,通過動物檢疫證明電子出證系統的指定通道信息化模塊,實時生成並上傳監督檢查信息,實現全程可追溯;對於檢查中發現的不合格情況,檢查站將依法依規採取處理措施,一旦發現疑似染疫動物,立即按規定程序報告並啓動應急處置機制;此外,檢查站需根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實際需要,對過往動物運輸車輛進行規範消毒,切斷疫病傳播鏈條;同時可根據當地動物防疫工作的具體需求,承擔其他相關的動物疫病防控任務。
為確保檢查站規範運行,《指引》還要求建立全方位的工作制度體系,涵蓋日常監督檢查流程、防疫消毒操作規範、動物疫情報告機制、信息登記上傳管理辦法以及違法線索移交程序等,形成閉環管理。在透明度建設方面,檢查站需在醒目位置公示主管部門名稱、具體工作職責、檢查執法程序、工作人員身份信息及行為規範准則,以及社會監督電話等內容,主動接受公眾和輿論監督,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
世界愛犬聯盟中國區域總監劉媛媛分析認為,通過常態化、制度化的監管,不僅降低了疫病傳播風險,同時也對各種違法違規的運輸行為形成了強大的威懾效應。
例如,《生豬運輸管理技術要求》國家標準(2024 年實施)規定運輸途中需合理安排休息點,補充飼料和飲水,並控制車廂溫度在適宜區間;《農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犬和貓產地檢疫監管工作的通知》(農醫發[2013]16號)規定,調運犬、貓必須逐只按規程實施產地檢疫,逐只出具檢疫證明。
同時,對於違規調運動物實施 “就地處理,不得勸返”,並追究貨主和承運人的法律責任。這種高壓態勢倒逼從業者遵守動物福利規範,減少因投機行為導致的動物虐待(如超載、長時間斷水斷食)。
這一分析也得到了三農專家和相關伴侶動物保護業內人士的認可。
作為長期聚焦犬貓福利,推動禁食犬貓立法的公益組織,世界愛犬聯盟認為,指定通道檢查站制度將成為我國動物保護體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,通過法治手段遏制針對伴侶動物的傷害行為,潛移默化地提升全社會的動物保護意識,為犬貓等伴侶動物創造更安全、更人道的生存環境。這一舉措將推動伴侶動物保護工作進入更加規範、科學、法治化的新階段,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貢獻力量。
-- 完 --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