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台灣動保教育新篇章 國防教育課程用AI機械狗演繹動物權益


國防教育融合動保教育,不是夢想,台灣的高中教官做到了,也顯示只要教師有心,任何課程都可以結合動保教育。
國防教育融合動保教育,不是夢想,台灣的高中教官做到了,也顯示只要教師有心,任何課程都可以結合動保教育。

「世界愛犬聯盟」和友團「關懷生命協會」共同推進動保教育入教科書,方式是一面向教師徵求教學方案,一面拜會及推薦適合的教學方案給教科書出版社。國文、英文、自然、歷史等課程的教師寫出教學方案,都不足為奇,稀罕的是高中教官也能融合國防和動保教育,編製可啟發學生思辨能力的教學方案。


台北士林高商教官毛嘉賀就在國防教育課程中,發表了「從戰爭看AI—讓AI機器犬守護牠們」的教學主題,引導學生探討國防科技發展與動物權益的多元面向,最後再請學生回答兩個問題:


(1)現實社會中運用AI機器狗取代真實的工作犬隻(如搜救犬、偵查犬),甚至取代寵物犬(陪伴犬)是否可行?並說明理由。


(2)對應德國的動保教育(觀念)以及法規,你覺得台灣需不需要改善?並請說明理由 。

重視動物保護的毛教官,為使國防教育和動保教育能有完美結合,煞費苦心,選擇從國防科技角度切入「機械狗」在未來戰場的應用範圍,再和現實中的掃雷犬、搜救犬、警犬、海巡犬、導盲犬等工作犬對比,既說明了各種工作犬的功能和辛勞,並成功引發學生對動保教育的學習動機。


AI機械狗未來是否能全面取代現況中的工作犬?學生看法不同。
AI機械狗未來是否能全面取代現況中的工作犬?學生看法不同。

他把50分鐘的課程,劃分為三個階段:


1、《機械狗》發展與應用:藉著視頻介紹美國和中國的AI機械狗的發展現況,包含中國軍用機器犬可實彈掃射的影像,成功引發學生對國際情勢和AI機械狗的關注。接著再用溫暖可愛的工作犬圖像,一一說明牠們的工作內容和特性。


2、動物權益和動保法:運用學生熟悉的搜救犬,衍生出工作犬的勞動處境與退休照護問題 。此時透過影片呈現搜救犬執行任務時的艱苦與受傷的風險,進而探討工作犬退休後的照護問題,很自然引出規範牠們工時和勞動條件的《執勤犬照護管理規則》,再帶出這項管理規則的母法----《動物保護法》及其立法精神,為學生建立對動物權益的初步概念。


3、思辨與討論:這是課程的核心環節,目的在培養學生的思辨與表達能力。毛教官藉由「借鏡德國----沒有流浪狗的國度」文章,讓學生比較台灣與德國在動保觀念、法規、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上的差異。最終,運用「Mentimeter」線上投票程式,透過文字雲的方式蒐集學生對提問的回答,結果看到對於機械狗是否可取代工作犬,同意和反對者各半,同意的原因是機械狗反應更靈敏,而且不怕受傷,反對的理由就是缺了和人類的情感連結,至於對台灣和德國的比較,大家的立場一致,都認為台灣應強化動保教育和嚴懲虐待動物者。


毛教官在結語中做了很好的宣導,他表示,營造一個真正友善動物的環境並不難,但是需要大家養成正確的動物保護觀念,那就是撇開以「人」為中心的窠臼,真正以「動物」為主體去思考、去營造共生的友善環境 。除了傳遞正確的動保觀念之外,毛教官也演示了如何爭取「手機族」學生的注意力,如何讓不愛在課堂中講話的高中生,樂於透過手機發表意見,更展示了動保教育可以與任何課程結合的潛能!

留言


30/F, King Palace Plaza, 55 King Yip Street, Kwun Tong, Kowloon, Hong Kong

+852 2519 6366

info@wdalliance.org

World Dog Alliance|All rights reserved

bottom of page